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運動傷害治療方式

最常用的治療法是冰敷,最為方便

很多人在撞傷、扭傷後,都會自行治療,可是大部分拖了很久仍不見好轉,直到傷處惡化才到醫院求助。也有些人未完全明瞭冷敷的整個過程,一敷就是好幾個月,這種治療法實在令人擔心。我們要強調的是,不管症狀多輕''多嚴重,緊急的冷敷處理後,一定要去醫院讓醫師診療一次,較為保險。

最常用的冷療方法是冰敷,也是最方便,只要有一個冰箱,就可以製造冰塊,一般家庭、學校醫務室均能隨手取得,有關冰敷的方法是:

使用器材:使用冰袋,直接覆蓋在皮膚表面,若無冰袋也可以用紙杯''塑膠袋等代替,或將患部浸泡在冷冰水中。在冰敷之前應在冰袋中加點水,如此可幫助冰塊溶化,增加冰敷的面積。

冰敷的時機:愈早冰敷效果愈佳,當受傷部位有腫脹''發熱的情形時,立即冷敷,以抑制皮下內出血''腫痛。

冰敷的時間及次數:冰敷應持續三十分鐘,每二小時重覆一次(即三十分鐘冰敷,九十分鐘休息,合計二小時,重覆冰敷),直到晚上休息時才暫停,以此方式做,可將腫痛''瘀血減到最低的程度。

壓迫:受傷的組織會有腫脹的現象,實施壓迫可以減輕腫脹的程度,並可縮短傷口痊癒的時間。壓迫通常以十五公分寬的彈性繃帶包紮患處,但不宜太緊,因為太緊會影響血液循環,太鬆則無法收到壓迫的效果。繃帶包紮後,再用冰塊或冰袋固定在傷口的繃帶上方,一方面壓迫,一方面冷敷。

抬高:將傷處抬高,至少高於心臟的位置,壓迫及抬高應持續達十二至二十四小時。

冰敷的天數:冰敷的時間,最多只能持續三天,最長到第四天後必須停止,因為受傷部位分泌出來的血液、淋巴液及組織液等,在二、三天後就開始吸收,如果進入吸收期還繼續不斷的冰敷,會阻礙吸收。因為受傷的部位,血液循環必須流暢才能早日復原,長期冷敷的結果,會使血液循環遲緩而延長治療的時間,這是冷敷法不得實施太久的原因。

冰敷的感覺:冰敷的最初幾分鐘,會感覺極度冰冷劇通,但必須忍耐,幾分鐘後會感覺發熱、癢、酸痛、麻木的感覺,最後受傷部位的皮膚知覺會暫時消失,這些過程使患者減輕大半的疼痛。

冷熱交替水療:在受傷部位停止腫脹之後,對於已經產生的腫痛、瘀血,使用熱敷是很有效的。在冰敷三天之後,改冷熱交替水療法。先將患部浸在攝氏三十八至四十度的溫水中,同時在不痛的範圍內活動四至六分鐘,然後立刻改泡在攝氏十至十六度的冷水一至二分鐘,然後再回到溫水中活動,如此重覆五次,約三十分鐘,最後一次須泡在熱水中,完畢後將患部抬高,活動五分鐘後綁上彈性繃帶,這樣才算一次完整的冷熱交替換水療。如每天做兩三次的話,大約在一至二週內可完全消腫。

http://www.geocities.com/lifepeople/dir8/aay001.htm

2007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如何改善駝背和脖子前傾的問題

口頭糾正並無具體成效:很多人以為,藉由他人的口頭糾正,可以導正姿勢不良的的問題,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方法。我們在習慣了經年累月養成的錯誤姿勢之後,身體早已達到平衡適應的狀態,這個時候就算不斷的口頭指正,也只能得到短暫的效果,等到一離開視線,問題必定再次發生。

改善生活環境中,導致姿勢不良的危險因子:很多錯誤的習慣,起因於日常生活環境的設計不良;例如桌椅高度的不恰當、背包的錯誤選擇與使用、電視擺設位置不正確,或空間照明不足….等等。為了適應這些不良的環境,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知不覺間慢慢發展出錯誤的代償姿勢;在這種情況下,移除日常生活中這些導致姿勢不良的危險因子,是絕對必要與急迫的。

運動治療重新教育大腦:透過專業治療師的運動處方,經由姿勢肌群的強化以及重覆性的運動訓練,可以重新啟動大腦的學習機制,教身體重拾正確的空間感。


簡單地說 您可以進行下面擴胸運動

上胸椎關節伸展活動

姿勢 : 採坐姿 選擇一椅背高度適中之木椅 利用椅背頂住胸椎

動作 : 臉朝正前方 利用雙手掌繞過耳下 緊抱並固定頸椎 緩慢往後做伸展運動 每次維持10

建議頻率 : 每回左右各10 一天3

手法治療構造性問題:長期的姿勢不良,往往合併產生肌肉骨骼系統的問題;例如:脊椎關節錯位、姿勢肌群緊縮….等等。手法治療或許不能作為治療姿勢症候群的唯一手段,但在輔助的角色上,與運動治療及矯正輔具適切配合運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矯正輔具導正錯誤姿勢:臨床上,針對部分姿勢不良問題,我們會搭配適當的矯正輔具加以矯治;例如:脊椎側彎的矯正背架、駝背矯正帶、內八異常步態矯正帶、矯正鞋/….等等。通常這些輔具的選擇必須經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完整評估之後使用。

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從免疫 看過敏

從免疫 看過敏

過敏,是身體接觸過敏原而產生過於激烈的免疫反應。全台灣有過敏体質者,約有30%!過去謝貴雄教授研究指出,台灣有20%的人有過敏性鼻炎,8.3%的人有氣喘;而異位性皮膚炎及蕁麻疹亦達6%,顯示過敏疾病是國民健康上最嚴重的威脅之一。

過敏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通常有多種表徵混合出現,如鼻炎、氣管癢、皮膚疹、結膜炎、鼻塞等等。

過敏的免疫機轉,基本上是體內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第一型過敏反應是指有過敏体質的人,當接觸到過敏原後,過敏原會立刻與血中的免疫球蛋白E結合,造成肥胖細胞(mast cell)的激活,並釋放出組織胺、前列腺素、及白三稀素等發炎的物質,因而造成各種過敏的症狀。這種與免疫球蛋白E有關的過敏反應,通常在接觸過敏原後數分鐘到數小時內發生,稱為立即型過敏反應,又稱為第一型過敏反應。

另外一種過敏的機轉,稱為延遲型過敏反應,又稱為第四型過敏反應,通常在接觸過敏原後數天才出現症狀。這是因過敏原被巨噬細胞吞噬處理後,呈現過敏原給輔助型T細胞(TH2 細胞),分泌細胞激素IL-4 (第四介白質),造成嗜伊紅白血球、嗜鹼白血球等發炎細胞活化,分泌發炎的物質,造成過敏的症狀。

過敏是一種全身性的症狀表現,所以治療過敏,除了局部症狀治療之外,必須針對免疫系統全面性的調整,如此一來才能對過敏現象標本兼治。

多管齊下的整合免疫療法,是治療過敏的趨勢。包括下列的治療策略:

1. 經由過敏原測試找出過敏原,經由環境控制及生活調整,盡量地避免接觸過敏原。

2. 症狀厲害時:給予最新的第三代抗組織胺緩解症狀。

3. 常常發作的季節:可以類固醇噴劑來預防發作。

4. 口服肥胖細胞穩定劑或免疫修飾劑。白三烯拮抗劑。

5. 減敏免疫療法。

魏正宗 醫師箸


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復發性口腔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復發性口腔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10%的嘴破發生原因是缺乏維生素BC,造成黏膜發炎並破裂;而臨床上80%的患者都是因為情緒緊張造成免疫功能失調、或因此造成肌肉緊繃,使黏膜的血液循環不良而造成嘴破。

嘴破也是某些免疫系統疾病的症狀之一,像是貝氏症候群;與情緒緊張造成的嘴破差異就是症狀更嚴重,在不特定的位置持續的輪流出現黏膜破裂的情形,生殖器官黏膜也可能有同樣的問題。

運動 預防嘴破的不二法門

規律的睡眠與多吃蔬果提昇人體免疫力,的確都是避免嘴破發生的方法;不過何一成強調,想防嘴破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是運動。不論是哪種運動,只要能讓妳全神貫注投入,即使只是快走、慢跑甚至拼圖,都能活動全身的肌肉達到放鬆的效果,並使血液循環變好。

多喝水維持唾液分泌,讓口腔黏膜組織避免受到壓迫,也能預防嘴破;別以為喝鹽水能夠殺菌就猛灌鹽水,水分容易隨著鹽分流失反而造成反效果,而過量的含糖飲料則會阻礙腸胃道的吸收能力,還是喝水最好。

一旦發生嘴破至少得等7天後才會癒合,使用坊間常見的口內膏、廣東目藥粉或西瓜霜,只能縮短病程,不能預防口腔內其他位置繼續發生嘴破;對付情緒緊張造成的嘴破,醫師會開立抗焦慮藥物治療與預防。

放鬆情緒、經常運動,就是預防嘴破的最好方法。如果妳已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也不太有情緒壓力,但一個月當中有將近一半時間都在忍受嘴破的痛苦,就代表妳可能患有糖尿病或是其他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最好做個詳盡的檢查。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魚油的功效

魚油的功效

確定的功效

減少血中的三酸甘油脂(中性脂肪)
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炎程度
抑制血栓形成,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病

可能的功效

腦部功能
高血壓
經痛
紅斑性狼瘡
慢性腎小球腎炎
骨質疏鬆症
憂鬱症
心律不整

使用建議

目前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大部分的臨床試驗,每天的使用劑量是1~3公克左右,包含1.8EPA1.2DHA。臨床效果要使用2~3個月以後開始出現,1年左右效果最好,停止使用以後,效果也將慢慢的消失。低劑量與高劑量可能最終的好處差不多,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發揮效用。

由於魚油含有多元不飽合脂肪酸,所以很容易被氧化而產生有害的過氧化物,所以補充魚油應該愈新鮮吃愈好,同時補充維生素CE及含抗氧化效用的蔬果。

患血友病或凝血障礙的人,不適合吃魚油,以免發生凝血功能不足,若同時服用aspirin等抗血小板藥物,每天的劑量勿超過1公克。

深海魚油與一般魚肝油是不同的,前者是補充omega-3脂肪酸,而後者則是充維生維AD,具有幫助骨骼生長、預防乾眼症等功效,選購時應該注意認明。

誰特別需要攝取魚油?
1.
關節炎患者
2.
動脈硬化患者
3.
三酸甘油脂過高者
4.
中老年人
5.
孕婦
6.
幼兒
7.
少吃深海魚者

副作用

一般來說,魚油並沒有嚴重的副作用。最令人困擾的副作用是使用者身上及呼出的空氣會有不甚好聞的魚腥味。每一公克的魚油,會產生9大卡的熱量,也是小小的熱量負擔。過量的使用魚油,可能造成出血時間延長。糖尿病人服用魚油並不會影響血糖的控制。

結論

魚油的主要功效主要是:減少血中的三酸甘油脂;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炎程度;抑制血小板凝集的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魚油沒有嚴重的副作用。每天的使用劑量是3公克左右,包含1.8EPA1.2DHA。建議每週至少兩次食用深海魚類,若不易攝取充份,才以魚油膠囊補充。


參考資料

1.Holub, Bruce J.. Clinical nutrition: 4. Omega-3 fatty acids in cardiovascular care. CMAJ: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66(5):608-615, March 5, 2002.

2.A. Montori, V. Dinneen, S. Clar, C. Fish oil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chrane Metabolic and Endocrine Disorders Group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Issue 2, 2002.

3.Centre for Reviews and Dissemination Reviewers. Validation of a meta-analysis: the effects of fish oil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iveness. Issue 2, June 2002.

4.Krauss RM, Eckel RH, Howard B, Appel, LJ, Daniels SR, Deckelbaum RJ, et al. AHA Dietary Guidelines: revision 2000: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Nutrition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0; 102(18): 2284-99.